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0篇
  免费   1724篇
  国内免费   464篇
电工技术   397篇
综合类   741篇
化学工业   3210篇
金属工艺   1824篇
机械仪表   332篇
建筑科学   323篇
矿业工程   1580篇
能源动力   132篇
轻工业   383篇
水利工程   43篇
石油天然气   227篇
武器工业   85篇
无线电   7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41篇
冶金工业   2978篇
原子能技术   59篇
自动化技术   9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475篇
  2020年   494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365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459篇
  2015年   523篇
  2014年   707篇
  2013年   773篇
  2012年   892篇
  2011年   869篇
  2010年   649篇
  2009年   665篇
  2008年   520篇
  2007年   724篇
  2006年   699篇
  2005年   627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451篇
  2001年   384篇
  2000年   333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石油烃、Cu2+单一与复合污染对沙蚕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石油烃、Cu2+单一与复合污染对沙蚕的毒性效应.试验的结果表明,沙蚕的死亡率与石油烃、Cu2+的浓度呈显著相关关系.其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0.2~116.26μg/L(石油烃);449.52~1130.34μg/L(Cu2+).沙蚕体内Cu2+的积累量随着暴露溶液中Cu2+浓度的上升而增加,当Cu2+的浓度>500μg/L时,这一变化十分显著;而沙蚕体内石油烃的含量随着暴露溶液中石油烃浓度的升高无显著变化.而Cu2+和石油烃复合污染对沙蚕的毒性作用较为复杂,在不同的处理中,表现出了协同和拮抗两种作用方式.同时,在Cu2+与石油烃复合污染条件下,沙蚕体内Cu2+的积累量也有显著变化.在复合处理组中,当Cu2+的浓度达到500μg/L时,Cu2+在沙蚕体内的积累量与Cu2+单一污染相比,Cu2+在沙蚕体内积累量相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2.
Copper ions were implanted into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SS) by metal vapor vacuum arc with a energy of 100 keV and an ions dose range of (0.5-8.0)×1017 cm-2. The Cu-implanted SS was annealed in an Ar atmosphere furnace. Glancing X-ray diffrac-tion (GXR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AES) were used to reveal the phase compositions, microstructures, and concentration profiles of copper ions in the implanted lay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tibacterial property...  相似文献   
83.
84.
Reserve estimation is a key to find the correct NPV in a mining projec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reserve estimation is the metal price. Metal price fluctuations in recent years were exaggerated, and imposed a high degree of uncertainty to the re-serve estimation, and in consequence to the whole mine planning procedure. Real option approach is an efficient method of deci-sion making in the uncertain conditions. This approach has been used for evaluation of defined natural resources projects until now. This study considering the metal price uncertainty used real option approach to prepare a methodology for reserve estimation in open pit mines. This study was done on a copper cylindrical deposit, but the achieved methodology can be adjusted for all kinds of deposits. This methodology was comprehensively described through the examples in such a manner that can be used by the mine planners.  相似文献   
85.
对生箔机在铜箔生产过程中的铜箔张力进行动态分析,揭示出转矩、铜箔张力、实时卷绕半径之间的关系.建立锥度张力控制数学模型,提出锥度张力控制策略,并对其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避免积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86.
用2-羟基-1,3-丙二胺(L)与高氯酸铜反应得到了一个三核铜金属杂环配合物[Cu3(L^-)3](ClO4^-)3,用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方法表征了其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491(2)nm,b=1.0808(2)nm,c=1.2467(2)nm,a=74.451(3)°,β=70.635(3)°,γ=63.661(3)°,V=1.1829(3)nm^3,Z=4,R=0.0587,wR=0.1363.在配合物的阳离子中,三个铜离子均与相邻配体上的两个氮原子和两个桥联氧原子配位形成四配位平面四方形构型,且通过与三个配体2-羟基-1,3-丙二胺上的桥联氧原子连接形成一个由Cu^2+和氧原子交错联接的六元杂环结构.  相似文献   
87.
铜离子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金属之一,如何检测出超低浓度的铜离子是人们一直关心的课题。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纳米粒子荧光探针,利用荧光光谱法比较了Cd2+、Co2+、Ni2+、Pb2+、Mg2+、Zn2+、Ca2+、Cu2+对该纳米粒子荧光探针的荧光淬灭效应。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荧光探针对Cu2+具有很敏感的检测作用,其检测浓度达到1.0×10-11mol/L。  相似文献   
88.
文章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计算了Cu掺杂AlN的晶格常数、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铁磁态和反铁磁态的总能量,并通过平均场近似的海森堡模型估算了居里温度Tc。结果表明,Cu掺杂体系的能带结构呈现半金属性,半金属能隙为0.442eV。铁磁性是Cu原子的3d态与其最近邻的N原子的2p态通过p-d杂化作用而稳定的。当两个Cu原子相距最远且自旋平行排列时,体系具有最低的能量,估算出此时的居里温度高于室温,因此Cu掺杂AlN有望作为稀磁半导体材料。  相似文献   
89.
利用NH3-(NH4)2SO4体系,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s,PCB)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铜污泥中的铜进行浸析。对PCB污泥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其中铜在污泥中的质量分数为33.500%,其余金属质量分数较小。重点探讨了氨-硫酸铵浓度及pH、浸析时间、液固比、温度等条件对浸析率的影响。NH3-(NH4)2SO4体系对PCB污泥中铜浸析的最优条件为氨、硫酸铵浓度分别为3.0mol/L和1.5mol/L,液固比为20mL/g,浸析时间为180min,浸析温度为25℃。在最优条件下进行了浸析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铜的浸析率可达到97.5%,此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63%。  相似文献   
90.
为解决氨基酸金属螯合物采用NaOH调解体系pH值时其反应溶液碱性不易控制的问题,以L-赖氨酸和氯化铜为原料,选用NH3.H2O作为体系pH调节剂,合成了L-赖氨酸铜。单因素平行试验优选法得到L-赖氨酸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氯化铜与赖氨酸盐酸盐的摩尔比为3∶5,pH≈8,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全程在液相中进行,条件温和,避免了因碱性过大而出现沉淀;产品收率为71%;合成的L-赖氨酸铜为蓝色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熔点为227.3~22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